标签云


阅文十万IP押注漫剧:是IP解药,还是短剧新围城?
短剧行业的痛点从不是缺内容,而是缺好故事、缺降本路径、缺生态支撑。阅文带着IP和AI入场,是倒逼行业跳出低质内卷的信号:要么深耕差异化题材,要么拥抱IP与技术,要么打通内容与消费的闭环。


会投流还是会演:短剧行业“10亿俱乐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25年的短剧行业蓬勃发展。“短剧”≠不务正业。它已是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正规“微短剧”新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504亿元,首次超过传统电影票房。

长剧公司为短剧祭出大IP,捷径还是弯路?
短剧《新英雄本色》开机消息一出,评论区迅速被“刘萧旭演硬汉”的期待刷屏。而这只是爱奇艺“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的开始,之后还会有大量的港片经典IP改编短剧、长剧影视IP改编短剧提上日程。

AI动态漫入局指南:承制还是自研?详解AI动态漫全流程与两种商业模式
2025年,AI动态漫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数据显示,抖音端漫剧付费自然流已达1000万+/天,商业化投流峰值突破400万/天。这一新兴内容形态正以惊人的回报率吸引着大量创作者涌入。


当AI短剧击穿行业底线,狂欢还是危机?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预测,2027年短剧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AI技术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15%提升至40%。面对确定性的趋势,传媒行业需把握“不变”与“变”的平衡

规模破500亿,政策猛砸钱!微短剧是千亿蓝海还是虚假繁荣
一部“短快灵”的微短剧,仅需7至10天拍摄完成,制作成本可控制在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区间。看似整体趋势一切向好,现在还值不值得直接入局微短剧?



短剧《缘起三生》:是经典新编还是爽感速食?
微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澎湃短剧频道x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携手高校专业力量,借助派生万物开展AI共创,探索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

AI短剧:“疯癫”之下,是“革命”还是“泡沫”?
AI短剧正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撕裂影视行业的传统边界。这场由可灵、即梦等AI工具掀起的创作狂欢,到底是颠覆行业的新革命,还是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




短剧的风还是吹到了非洲
短剧在中国的爆发,已经不只是“内容”,而是一种“注意力生意”:它比广告便宜,比电影上头,比直播更能黏住人。资本不是看中它好不好看,而是它能不能抓住人、能不能形成闭环变现。

2025短剧出海:头部吃肉,腰部喝汤,还是全员内卷?
短剧出海的牌桌上,玩家已经就位。以ReelShort 为代表的中国巨头,手握“规模”这张王牌,打法大开大合。而以 Drama Pops 为代表的海外效率派,则亮出了“效率”这张底牌,打法精准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