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云


微短剧将更规范!广电总局出手纠偏“雷人”剧情、“霸总”人设 、哗众取宠等问题
广电总局正通过“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策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其中在管理方面,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黄山微短剧《梦笔不能停》入选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
经黄山市委宣传部推荐,安徽省委宣传部选送,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微短剧《梦笔不能停》,成功入选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

关于规范短剧行业灵活从业人员个税缴纳的联合声明
我国短剧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兴力量。然而,在行业繁荣背后,部分长期存在的惯例正侵蚀健康发展根基,其中“税后片酬”等税务处理不规范问题尤为突出。


微短剧产业从“流量狂奔”走向“价值深耕”
微短剧的潜力不止于娱乐消费。大会期间,“微短剧+文旅”“微短剧+非遗”等融合案例频被提及。以郑州二砂文创园、德化街为取景地的《穿越德化街》,带动街区夜间消费明显增长



短剧进入内容内卷阶段,如何保持快节奏提升作品质感?
短剧内卷阶段,需从多维度发力保快节奏、提质感。剧本上,紧凑编排情节、以小见大挖主题、打磨个性台词;制作中,追求电影级画面构图、流畅镜头运用与精细后期


微短剧《民警马天明》开机拍摄 致敬电影《今天我休息》民警“马天民”
该剧致敬了1959年上映的经典电影《今天我休息》中那位热心助人的民警“马天民”,用微短剧这种新型影视剧形式展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精神,体现了公安影视工作的创新升级。


短剧《盛夏芬德拉》48小时破亿双榜登顶!观众:这才是细糠!
《盛夏芬德拉》最打动人的,是它敢在 “快节奏短剧” 里 “慢下来”。前 30 集没有激烈冲突,却用 “两个月学做一碗乌冬面”“宴会上递拖鞋” 等日常细节



董昕:300多款应用出海,微短剧成国际文化交流新载体
行业未来将致力于推动优质微短剧的跨屏传播,深化‘微短剧+’模式,并优化资源分配以激励原创。微短剧正凭借其独特魅力与活力,成为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

韩冬:微短剧产业6.96亿用户+500亿市场,“管扶并举”培育精品力作
政策扶持与监管规范同步推进,韩冬介绍:“我们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

曹淑敏:微短剧成“双十亿用户”生态重要补充,十四五以来制作量达15万部
微短剧作为“十四五”期间成长最快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深度融入广电视听“两大业务融合、三大属性统筹、四个层次协同”的发展格局,成为服务群众文化需求、壮大产业规模的重要力量。

6.96亿用户+500亿市场!微短剧“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副局长董昕、韩冬出席发布会,围绕“十四五”时期广电视听行业发展成就、监管举措及未来方向答记者问。



非凡“十四五”:我国微短剧蓬勃发展,用户接近7亿!
广电部门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稳定向上发展,今年市场规模有望在去年达到5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跟随海报一起来看看。

广电总局: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96亿,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
”2025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介绍。

微短剧“雷人”剧情引纠偏:规范如何护航优质创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在谈及微短剧行业发展时明确,要不断细化管理举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雷人”剧情、“霸总”人设泛滥、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开展纠偏整治。

AI短剧渐成风潮 上市公司大举抢滩
去年,博纳影业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用AI制作了一部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这也是国内首部拿到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幻短剧集。

广电总局:对短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9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在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动漫短剧爆发:一分钟一集的表情包漫剧,一个动画师一天能做六分钟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近七成。”数据表明,短剧已摆脱“小众”“下沉”的标签,正成为全民级的内容消费。


百万预约、10亿播放 《盛夏芬德拉》“电影级质感”背后的短剧进化论
马厩制片厂制作的《盛夏芬德拉》首日红果热度值和站内播放量便双双破亿,连续三天打破了平台最高热度记录。目前,该剧红果热度达12347万,累计观看量突破10亿,横扫红果热播榜、新剧榜、热搜榜各大榜首。




微短剧出现新流量密码 头部大厂押注现实主义微短剧
当下,微短剧转攻新方向,面向年轻人的社会困境提出了一系列新议题。DataEye将分析当下微短剧正在经历的议题扩容,看看微短剧转战新方向后的播放数据及其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短剧江湖真相:日进斗金的平台,咬牙求生的工作室
红果短剧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自制剧编剧单月最高分账已达270万元。而一家短剧制作公司负责人看着平台递来的保底分成合同苦笑道:“我们这些制作公司,终究是在在给红果打工。”

2025北京文化论坛“微短剧专业沙龙”共话科技内容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由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百度APP协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北京朗园成功举办。

AI驱动微短剧变革:从工具到引擎,重塑内容生态
人工智能正从工具演变为核心引擎,全面重塑各个行业生态。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北京举办。

微短剧蓝海暗流涌动:446款APP,用户渗透率不足10%,短剧出海又有新模式?
目截至2025年8月,海外在投微短剧APP已达446款,单月新上线APP数量增长18.57%。在Sensor Tower发布的“2025年5月中国出海非游戏应用收入榜”中,微短剧类应用更是占据了前二十位中的九席。

红果短剧发布果燃计划第二期待播片单,《济公·冒牌降龙》等26部短剧入选
在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红果短剧发布第二期果燃计划待播精品短剧片单,包括《贝家花园的秘密》《济公·冒牌降龙》《冒姓琅琊》《金枝欲孽》等26部精品短剧入选。


2025北京文化论坛“微短剧专业沙龙”共话科技内容融合的发展
微短剧这一新兴业态,实现了从初生到崛起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新力量。在AI技术的赋能下,深厚的技术积淀、丰富的内容生态与完善的扶持体系

国内首部文物奇幻穿越AI微短剧《海右奇谭》上线启播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爆火,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断加深,从虚拟数字人讲解文物,到VR重现古代场景等,AI视频传播的创新形式层出不穷。


红果短剧魏钦涛:引入剧取消保底、愿为宣发买单、给动画千万流量
红果版权剧今年推出了《好一个乖乖女》《家里家外》《一品布衣》等破圈爆款,果燃计划是其主打的重点项目,研究好了果燃计划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来红果版权剧接下来的精品短剧发展重点。

如何撬动200亿市场?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给出“漫剧解法”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上半年漫剧的流水规模翻了12倍,市场规模逼近200亿元。这一惊人的增长态势,标志着动态漫已然成为继短剧之后最具爆发力的新内容赛道。


短剧出海:海南自贸港下的短剧新生态与未来张力
在北京的一间普通写字楼里,编剧李华(化名)看着自己在红果短剧8月分账中突破200万的短信通知,眼眶微微湿润。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创作的剧本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